0 次阅读 夜晚磨牙的常见原因 2025-07-11 11:18:33
半夜被自己磨牙声惊醒,第二天牙齿酸痛、脸腮帮子疼,甚至被室友投诉 “像在啃石头”…… 其实磨牙不是 “牙齿自己犯贱”,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!更要命的是:长期磨牙会把牙齿磨成 “锯齿”,还会拖垮颞下颌关节,甚至诱发头痛!
一、磨牙的常见诱因
1. 精神因素
长期压力、焦虑或熬夜,使大脑皮层持续兴奋,支配咀嚼肌的三叉神经功能紊乱,诱发睡眠中牙齿摩擦。
2. 口腔异常
牙齿排列不齐、缺牙未修复、假牙适配不良,会导致咬合关系失衡;
龋齿、牙周炎的疼痛刺激,也会触发磨牙。
3. 身体异常
寄生虫(儿童多见):卫生习惯较差时,蛔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刺激神经。
胃肠紊乱:消化不良、胃食管反流等引发身体不适,干扰神经调节。
营养缺乏:缺钙、维生素 D 会影响神经肌肉协调性,增加磨牙风险。
4. 不良习惯
单侧咀嚼、咬指甲、嚼槟榔等,使咀嚼肌长期紧张,逐渐形成磨牙惯性。
二、分阶应对策略
(一)日常管理:
精神调节:每日 10 分钟冥想或轻度运动(如慢跑)释放压力;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用温牛奶、香薰营造安静氛围。
口腔护理:采用巴氏刷牙法,搭配牙线 / 冲牙器清洁牙缝;纠正单侧咀嚼、咬异物等习惯。
生活规律:睡前 3 小时避免咖啡、酒精;固定作息,熬夜会加重神经敏感。
(二)口腔对策
防护:咬合板
定制个性化咬合板,夜间佩戴可隔离牙齿摩擦,缓冲关节压力,需定期清洁。
根源修复:
牙列不齐者正畸,缺牙及时修复;咬合存在 “高点”,需牙医调磨。
龋齿及时补牙,牙周炎通过洗牙、刮治控制炎症,消除疼痛刺激。
(三)医疗干预:针对性治疗
若磨牙伴随牙齿酸痛、关节弹响或自我调节无效,需就医:
疾病治疗
儿童怀疑寄生虫感染,可查粪便虫卵,遵医嘱用驱虫药;胃肠紊乱者,消化不良用促消化药,反流用抗酸药;
三、不同人群重点提醒
儿童:优先排查寄生虫,可在医生指导下调理;定期涂氟防龋,睡前避免激烈活动。
孕妇:以减压、口腔清洁为主,必要时定制咬合板(需医生评估),谨慎用药。
长期磨牙者:若出现牙齿缺损、关节弹响,及时拍牙片、关节 CT,排查损伤。
四、必须就医的信号
当磨牙伴随以下表现,需及时就诊:
牙齿缺损、酸痛,或遇冷热敏感;
张口时关节弹响、脸颊 / 太阳穴疼痛;
白天磨牙,或声音大影响睡眠;
长期磨牙 + 情绪焦虑,自我调节无效。
磨牙是多因素引发的 “复合型问题”,需从精神、口腔、身体多维度干预。早处理不仅保护牙齿,还能避免关节损伤,逐步找回健康睡眠状态
口腔问答
什么是干槽症?为什么会得干槽症?
补过的牙又蛀了?小心这种隐藏的“牙齿二次危机”!
窝沟龋:被忽视的儿童蛀牙高发区
别让 “奶茶可乐” 毁掉孩子牙齿!这些习惯孩子做到了吗?
牙齿有洞一定要补吗?
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还是黄黄的?这是怎么回事?
根管治疗之后为什么还要戴牙冠?不戴可以吗?
种牙后为什么不能坐飞机?
Links